The Cow is critical of the grass, or it should be. It doesn't matter where it grazes, there's always different tastes to comment on. So join the cow and cowaround the world!

Cowing Around

Saturday, January 9, 2016

良心教育

『留住優秀人才 台大新進教師薪水加碼6萬元』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109002645-260405

薪水或許會讓老師得到的條件好一點,但對於教育整體的改善於事無補。

1. 學生素質
這其實不是學生本身的錯,而是整個社會害怕他們受挫折。每一個都是心肝寶貝,每一個都不能輸在起跑點。但不爭的結論是,大家同樣都是輸家,因為正當台灣的小朋友們在與彼此競爭台灣第一時,“競爭”這個畸形的學習動力造成 “誰能夠打敗考試的遊戲規則就是贏家“的觀念,反而不理解知識的“邏輯”,考了幾百個第一名或一百分還是不會。我們有工匠、法匠。台灣最不缺的是學匠。這些學生未來當老師時也只會叫學生用背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應用的經驗,從封閉的體制考試後沒有出過社會就直接當老師,更不用說有設計教材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心虛的過一生。

生活品質的進步讓人類的外表不被年齡控制,越看越年輕。但其實心智也一樣。以前的大一生像個“差一點就是大人”的準社會人士。他們有成熟的態度以及積極的學習動力。但現在的大一生比較像國中生。有人說他們比較“聰明”,可是我覺得善於取巧的特質並沒有真的為他們爭取到有意義價值。老師的加薪只能對這種無奈當作自我安慰。

2. 學校與教育部的糾葛
台灣的教育部與大學的關係很奇怪,有點像老大餵毒來控制小弟。教育部開放了這麼多大學資格的名額,造成大學之間很詭異的競爭,所以大學都會拿教育部的各項補助。但教育部不像佛祖那麼有度量,拿了錢當然就要聽它的啊!所以限制東限制西,連私利學校要收多少學費都要管。連系要在什麼時間開課都要管。連能夠收多少外籍名額都要管。真的是比我阿嫲還愛管。所以台灣的大學們不能沒有教育部,而這種侵蝕性的依賴如果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一定會上社會版面。加薪… 這錢還不就是從教育部那來的?

3. 角色錯亂的市場機制
說到錢,那就是成本了。高等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是“你付錢我服務”的交易。跟一般商業交易比較不同的是,是消費者主動要買,而不是廠商主動要賣。這個市場機制主控的是學校這方。學校的教學品質好,畢業生在社會的成就有目共睹,這就是學校的行銷。但現在的學校都說沒錢。生意不好怪家長們不生多一點,但從來不檢討自己提供的教學品質。為什麼要怪學校而不是怪老師呢?如果學校要省錢,本來應該是小班制的課程卻叫老師一次教80人而不是多請幾個老師分攤學生,而且課程還不得設人數上限(畢修),老師領再多的薪水也無福消受!難到要老師降低教學品質,只隨便講講課、都不出作業了(因為沒能力改這麼多作業),然後學期末來個考試就草草結束有個分數交差…. OK嗎?有個學校的董事長常常“勉勵”同仁:『學生和家長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不好意思,教育者只要對一個單位負責 - 社會。

4. 要給,真的給得起嗎?
如果真的是因為國外的學校在搶人,以三~四倍的薪水來與台灣的學校競爭,那台灣的學校為什麼不是以五~六倍的待遇來回應呢?誠意呢?還是在賭台灣的老師好唬攏?我能夠想到的可能解釋如下:
- 我們(校)是很厲害的學校,別人都搶破頭要來這邊當老師,你應該要知福!
- 我們(校)已經比台灣的行情好了。(啊不是在跟國外比嗎?)
- 我們(校)比照 “教育部的規範”,所以就乖乖就範
- 我們(校)希望你來一起跟我們成長(但薪水還是純真一點好,不用長得那麼快)
- 你沒教學經驗(但專業經驗豐富),所以是菜鳥沒資格挑剔
- 教育是良心事業啊!良心啊!

每一位當老師的都有自己的原因。我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或良心),也沒有什麼厲害的背景。我當老師的原因,很諷刺的,是因為我沒有包袱。

No comments: